合作热线:400-996-6601

服务热线:400-052-1690

让阅读更高效,让作文更简单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er.htm

国学教育视野下的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新斯文国学语文     更新日期:2016-06-24
本世纪初,曾经被人们淡忘的国学日渐升温,不论是大学课堂的国学热,中小学课堂的读经潮,还是《百家讲坛》掀起的文化风暴,不可否认的是,国学教育已经在悄然间来到了我们身边。新斯文认为,在国学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相互渗透下,学生的身体力行有了愈发深刻的教学效果。
 
【经典浸润人生:正确定义国学教育】
 
  “国学”的提出,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清朝末年,“西学”凭借着坚船利炮传入我国,“国学”的提法也应运而生。“国学”的“国”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的内涵和特色,“它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而破土萌发,已经深深的镌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基因之中,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至今,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兼容道、佛思想的文化体系”。
 
【矫枉无须过正:正确理解国学教育】
 
  在推广国学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做法值得我们深思。比如,某学校让孩子穿长衫给老师行跪拜礼的事件,上海的第一家全日制私塾等。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谈到过传统的教育的三种流弊之一:“这种教育的结果,渐渐趋于保守古训和文字的方面。古代保存下来的东西固然是最好的一部分,但是大家把这保存下来的东西看得太重了,反而把人类社会日用的教育看轻了,以为社会日用的教育不能算做正式教育的一部分。”并提出:“怎样可以使偏重文字方面的教育与人生日用的教育维持一个持平的比例。”是的,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们也许过于忽略了国学教育,但也无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们需要把握好尺度,在二者之间找出一个和谐的比例。
 
【诗抒情:在情感中熏陶升华】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谧幽远,“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热血沸腾,“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记忆共鸣等等,都能带给孩子独特的审美和情感体验。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孩子们都能通过他们的诗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山水田园,边塞高歌;在诗里,情感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寄托。每学一首学习课本上的诗,我就让孩子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积累,去拓展,去搜集,分类整理,朝夕诵读,每个孩子角度不同,爱好不同,经常交流,互有启发。
 
【诗言志:在品读中志存高远】
 
  新斯文老师认为文化分为俗文化和雅文化,雅文化即是国学,同时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国学课堂教学有三重境界:一是心中有案,一心只为教案走;二是心中有文,读懂课文万事休;三是心中有人,教育乃是唤醒人。
 
  古诗正是“唤醒人”的最佳媒介之一。在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挫折。当遭遇挫折时,我让孩子读“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当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时,我勉励孩子读“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扬鞭有到时”。志当存高远,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诗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的,找到那个等待唤醒的自己。
 
  【文以载道:在学习中感悟经典】
 
  母语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泉,语文课程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素养。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现代素养并不意味排除文言文的教学,“中小学生不读文言,将意味着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和汉语中数以千计的文言成语、格言、警句等,忽然淡出学生的视野,学生的阅读结构将出现严重的残损”。
 
  近年的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已经在渗透文言文的教学(比如一些简短的文言故事、寓言等),可见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经受了历史的锻造,大浪淘沙的考验,许多诗文堪称精品,结构严谨,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大的助益。
 
  【读经诵典:诵读成就灿烂明天】
 
  语文课堂给学生的是一粒种子,它还需要生发开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许,在一开始,我们就好像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把草,再用一把草去点燃一堆柴,觉得有些难以为继。但经典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这种生命力,让国学教育充满生机和活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由此萌发。
 
   小学阶段重在诵读、积累、感悟,让学生有机会去感受“经典”,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从学校、年级、班级、个人和家庭五个层面拓展孩子的阅读空间。孩子们渐渐的习惯了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经典诵读“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为习惯铺路,为生命奠基。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list_artical-right.htm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footer.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