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曲艺的深度

少数民族曲艺的深度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观察

蒙古族好来宝、壮族迎客调、布朗弹唱、藏族扎年弹唱、白族大本曲、回族弦鼓说唱、壮族末伦、蒙古族陶力、苗鼓说唱、朝鲜族盘索里、布依八音坐唱、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曲艺种类,是历史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是得天独厚的地域文明锻造了它们的色彩和性格,并最终使它们成型,它们受本民族历史浸染至深,以至于是各具浓郁独特风味的奇葩,却无不印证着中华民族曲艺的悠久、广博与灿烂。7月9日至11日,由中国文联、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曲协、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提供了集中展示各地区优秀传统曲艺的机会,凭着深厚的底蕴,少数民族曲艺工作者们为呼和浩特市的观众建起了视听与心灵沟通的桥梁,活动通过三场优秀节目展演、两场基层“送欢笑”惠民演出和一场少数民族曲艺创作主题座谈会,集中展现了广大少数民族曲艺工作者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本届展演的33个节目,是经过各地曲协、剧协、民委、民族宗教局精心推荐后,由组委会最终确定的优秀节目。来自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多个少数民族,共360多名演员参加了展演。参演队伍既有专业院团,也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曲艺工作者。既有经典的传统优秀作品,也有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的现实题材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少数民族曲艺发展的状况。

展演:传统与现实并举,充分发挥曲艺功能

本届展演与往届相比,整体规模和节目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来自文艺发展相对薄弱的边远地区的曲艺队伍,表演水平也达到了一定高度。我国少数民族曲种共有200多个,此次参演有22个,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发挥了各民族曲艺的优长。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曲华江表示,水平的提高体现在各地参展节目的地域特点更加鲜明,民族特色更加浓厚。本届展演一大亮点是创作者对于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觉地发扬光大,展演节目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理念和理想。来自基层的少数民族文艺工作者能够担负起不断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时代责任,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本届展演专家评委之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柯琳认为,少数民族曲艺创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如何处理文化传承关系的问题,创作和表演不单是技术而是考验对文化的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少数民族曲艺创作应以本土为主,借鉴为辅。

本届展演的作品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不同程度的挖掘,曲艺形式的重新组合和运用也是一种对传统的再创作。据记者观察,本届展演中传统曲艺具有以下五类特色。一是发掘新的曲艺种类,黎族说唱《赶鸟歌》 、畲族绍鹊苟《最美畲乡金凤凰》两部作品都是第一次在全国性的展演上亮相,它们也都是在地方曲协和文艺工作者共同努力发掘整理后新增加的曲种。 《最美畲乡金凤凰》的词曲作者兼主演雷志华说:“绍鹊苟是汉语小说歌的发音,小说歌是一些有知识的人将畲族民歌故事整理成小说来进行说唱,我们这次的作品是将濒危的畲族的文学还原为畲族的曲艺。 ”凤凰是畲族人的吉祥鸟,节目把传说如何演变成畲族人的习俗讲给大家听:畲族姑娘的婚礼服装为什么叫凤凰装,为什么要写上“凤凰到此” ……因此绍鹊苟艺术的教育功能可以使历史文化很好地传承。绍鹊苟被重新发掘出来以后,雷志华说会用它给年轻人讲现实故事,但首先想让本民族的老人们满意,因为那是他们最喜欢的形式。节目用曲艺的形式构造了保存民族语言、文学、服装、乐器、习俗、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的载体,使之得到活态的流传。 《赶鸟歌》也有类似的情况,它的词曲作者兼主演邢日清告诉记者:“黎族语言没有文字只有音,通过口口相传而得以保存。这次我和我的一位搭档都带上儿子共同表演,希望用《赶鸟歌》里动听的说和唱,教他们体会黎族与大自然里生灵的关系,将传统代代相传。 ”第二类是使传统曲艺形式和新的表现题材通过舞台编排有机结合起来,如蒙古族岱日查《酒戒》 、壮族末伦《堵寨门》 、壮族迎客调说唱《梦想七彩光》和壮族蜂鼓说唱《抢嗬》就为原本在特殊场合形成的说唱形式找到了新的合适的表现题材,最终的作品通过民族特色强烈的曲调说唱和器乐演奏仍不断抒发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理念。据《抢嗬》导演邱炳盛介绍,蜂鼓说唱始自明代,是壮族人民在丰收节百家宴上敬酒时流行的一种说唱曲调,可是表达形式和叙述都较为单一,此次为舞台呈现加入了舞蹈和戏剧的场面,更为重要的是用敬酒的曲调表演当地生态旅游热情待客的故事,他认为是非常合适的。 《堵寨门》的编剧石维佳和导演李伟群表示,壮族末伦清代时脱胎自民间祭祀女祭师的巫调,如今在写作中严格讲究腰脚韵,加入了马骨胡、葫芦胡、小三弦、扬琴等器乐的伴奏乐队,风格爽朗,亲切朴素,富有感染力。 《堵寨门》描写的是姑娘们为难秀才哥不让进寨门,秀才哥带来的对山乡全新的建设规划打动了姑娘们,作品洋溢浓浓的壮乡情。第三类是传统曲艺与小品结合获得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回族弦鼓说唱《选举》 、藏族喇嘛玛尼《好门巴》中,传统曲艺有独特的讲故事手段和风味,具有跳进跳出、转场换幕、情感升华等作用。 《选举》导演白永蔚表示,节目的形式虽然是创新的,但曲调是根据回族宴席曲演变过来的。《选举》中负责弹三弦和敲板鼓的两位演员是说书人同时扮演父母二人,节目中父母和儿女讨论选举,弦鼓弹唱具有酣畅高亢且活泼的艺术效果,同时兼具音乐性,与小品的戏剧冲突迥异。喇嘛玛尼起源于宗教,演唱时把绘有故事的唐卡张挂出来,用细木棍指点讲述,早期是用这种形式把佛经故事唱讲出来。中国曲协副主席、山西省曲协主席马小平很喜欢《好门巴》这个作品,他说:“ 《好门巴》的形式比较新颖,类似于多幕的说唱小品,一位藏族聚居区的医生扎根基层得到了老百姓的关切和认可,它运用的人和事很真实,看得出是来源于生活的作品,有血有肉。其中还穿插着喇嘛玛尼,最早我们管这种形式叫折嘎,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增进了民族情感的凝聚力。 ”第四类是传统曲艺中增加民族舞蹈动作、民族服装和舞台美术,使节目更具有情绪的感染力和艺术的表现力。如蒙古族传统的好来宝通过舞台化改编成群口好来宝的《大地之印》 《和平之赞》 《火山草原察哈尔人》 ,群口好来宝的节目数量为展演曲种之最。蒙古族传统好来宝是民间艺人用一把四胡或马头琴用联韵叙说故事,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如今改编为多人好来宝,演员的表现力、音乐有所改变,再加入舞蹈,多样化地去呈现好来宝,演出效果震撼,更能抓住剧场内的观众,但是导演孟克其其格一再强调,好来宝最基本的曲调模式是不能撼动的。包括扎年弹唱《远嫁》 ,用来自西藏民间的少许洛谐、堆谐、果谐等舞步点缀,配以相衬应的音乐节奏,就为这个曲种增加了气氛色彩。然而艺术与生活并无界限, 《远嫁》的服装直接采用地道的生活品,女演员的帽子是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农区姑娘们的穿戴,只是色彩和料子稍作改变。所以在展演中越是表现当地民族生活的,相互间的体会就会越深入。拉萨市歌舞团党组书记洛桑扎西说:“通过交流的平台能使人才脱颖而出,更好地为民族文化和老百姓服务。 ”第五类是原汁原味的呈现,如蒙古族陶力《格斯尔》 、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我心爱的黑眼睛》 、朝鲜族盘索里《春香歌·爱之歌》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莱帕尔》均是用两人配合的经典形式,这类节目不以效果取胜,专以情动人,那么就很考验唱、跳和弹奏的功夫。喜爱这一类节目的观众也很多, 《春香歌·爱之歌》的表演者就得到了此次展演的专家评委之一、内蒙古大学教授李树榕的高度评价。

本届展演的民族曲艺工作者尊重历史尊重传统,民族曲艺还能够承容为时代发声的广泛题材,灵活度很高,同样体现出民族曲艺的深厚底蕴。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文艺工作者自觉地将基层老百姓的需要与国家当下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现实题材的原创作品占展演节目的60 %以上,几乎所有现实题材作品都将着眼点放在了社会经济改革带来的民生变化上,题材涉及扎根基层、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精准扶贫、留守儿童、新农村建设、富民政策、“十个全覆盖” 、民主选举、大学生村官等,同时包含敬老爱亲、勤劳致富、爱护自然等传统美德。中国曲协副主席、宁夏曲杂协名誉主席郭刚认为,现实题材的作品发挥了曲艺“轻骑短刃”的特点,面对现实反应快速,和党中央的政策能紧密地结合,从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这些现实题材作品大都包含小品形式,有矛盾冲突的故事也有特色鲜明的人物,一些节目的表演过程中,背景LED屏幕上变换着山乡美景、现代化设施以及农村生活的照片。瑶族铃鼓说唱《瑶山教育好儿郎》的作词和主演蓝文艺表示,曲艺“跳进跳出”的功能有利于灵活变换不同的角色,它的说和唱转换很快,从而能够将很大篇幅的事件压缩为十多分钟的节目。他在对比多种曲艺形式后,最终选择了表达手段丰富多样,包含唱、念白、快板、表演的都安瑶族铃鼓说唱。蓝文艺认为,曲艺是最适合主旋律题材的表现形式。单弦《夏夜景》主演陈丽华说:“单弦原本是满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传统曲种, 《夏夜景》讲述了天津市政府改造墙子河旧河造福人民的故事,应该说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的平台对于在传统曲目之外的现实题材创作是有积极推动作用的。 ”

此次参加展演的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深入实地采风搜集最鲜活的素材。蓝文艺表示,同是瑶族人,他与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生前的接触加上莫振高去世后他的学生对他的思念和怀念,这两种来源接触到的信息让他非常感动,所以在编剧上就分成了这两大部分。据《 “十个全覆盖”就是好》编剧白音朝克图介绍,小品从六个老人的视角去看周围的新生活和新环境,把老百姓身边的真事搬上舞台,每个人物也都是真实的,像小品里的杨木匠,实实在在就是他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东八号乡采风时碰到的农民,杨木匠演的和歌颂的也是东八号乡的事情。小品用一些普通话和当地方言表演,但是却用特别滑稽的音调和语气,任何一个观众都能听得懂,非常幽默。少数民族曲艺用少数民族语言说唱,用当地流行的曲艺形式表现,使主旋律作品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宣讲效果。

主题座谈:曲艺的根本是叙事,应凸显情与趣

在7月1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创作工作座谈会上,观看了三场展演的专家们对于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家们一致认为,曲艺作品首先得有故事,故事首先要吸引人,要以小见大,曲艺创作者对内容的把握是第一位的。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柯琳给出了她对少数民族曲艺的定义:形成并流传于少数民族地区,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杂艺表演为一体,以说唱的方式叙述民族历史、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逸闻趣事、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及人生哲理、祈福福祉等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她认为,正因为曲艺讲述的这些内容,曲艺以叙事为主,抒情为辅,在这个意义上,歌舞不能喧宾夺主。马小平表示,对于曲艺在舞台上呈现注重视觉效果的现象,是指导者混淆了概念,他提醒曲艺创作者应该谨慎运用不属于曲艺范畴的艺术手段,比如对舞蹈的运用,比如曲艺的演唱和声乐是有区别的。郭刚认为,优秀的曲艺作品要写人和典型性的故事,还要有情和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挖掘更为深入,更加贴近人民。内蒙古大学李树榕教授也认为,作品要有情感和情趣,情应该从关涉人物的命运悬念中来。她指出,编创者与其信手拈来一个已经众人皆知的道德模范故事,不如深入到生活中自己去挖掘去发现新的素材,艺术因为创新和创意才能够让人喜欢,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思想境界的引领就更好了。对于主旋律题材的节目,马小平认为,从宣传品提升为艺术品首先要明确曲艺就是讲故事,而讲故事要引人入胜,手段要多样,让人感觉有趣,切忌过于直白。即使各种形式连接编排得很精细而没有用故事穿插起来,观众就会有单一的感觉。大同数来宝创始人柴京云认为,作品不要贴标签、局限在某个命题上,如果只是为了让少部分人满意作品是写不深入的。曲艺的教化功能不是说教。如果不贴近生活创作者就没有感受,就缺乏了感情。曲艺来自于民间,平民应该是创作者渴望的大多数,只要聚焦百姓的故事,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都可以用曲艺有趣生动的形式来表现。座谈会上,专家和表演者共同关注了一个话题,就是民族曲艺用普通话还是用方言表演的问题。柯琳认为,要面向更大的受众,民族曲艺还是应该逐渐改为普通话。郭刚认为,如果要让作品有趣,就要选取当地的或者是民族的最接地气的语言、笑话或好玩的俏皮话。彝族克格《趣说火把节》表演者沙马木乌说出了自己的无奈,他说克格与相声有区别,克格是坐在火塘里说的,也没有唱的部分。在当地他也是“妇孺皆知”的笑星,用方言“笑果”肯定是没问题的,这次来展演也是来调查一下普通话版本的观众反应和听取专家的意见,全部翻译成普通话后的演出效果还要继续去探索。

惠民演出:节目丰富多样送欢笑进基层

展演期间,中国曲协主席姜昆带领曲艺名家新秀和优秀少数民族曲艺节目分赴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台格斗村和蒙牛工业园区,为当地村民、企业员工献上了两场惠民演出。演出前,姜昆来到台格斗村民服务中心,为老人们送来了大米、油和内蒙古特产,并与老人们亲切地交谈。当演员们站在台格斗村露天舞台上,虽然天空下着雨,演员们却都说天气真好,精神抖擞以最好的状态为观众们表演。两场送欢笑的节目包括姜昆和戴志诚表演的相声《乐在其外》 、冀勇表演的口技、韩延文演唱的《我的祖国》 、武利平表演的二人台小段、柴京云与柴京海表演的大同数来宝《婆媳之间》 、高保利演唱的《吉祥安康》 、吴正丹和魏葆华的杂技《肩上芭蕾》 、奇志和张伟表演的相声《祈福》 ,以及三个展演优秀节目冬不拉弹唱《我心爱的黑眼睛》 、群口好来宝《大地之印》 、藏族说唱《惠民政策人人赞》 。武利平模仿老太太带着诙谐讽刺的表演,用方言逗得内蒙古观众乐不可支;吴正丹用单脚脚尖站上魏葆华肩膀时,全场观众爆发出了此起彼伏的叫好声;冀勇用口技模仿爆竹、动物、婴儿,拉近了和当地人的距离。一位受邀和冀勇互动的台格斗村村民说:“我觉得他的口技很神奇,能这么近距离地和演员互动感受很奇妙。 ”大同数来宝《婆媳之间》里的那些生活琐碎事和不文明的生活习惯,让观众又好气又好笑。柴京云说:“平民百姓有时会有模糊的意识和糊涂的观点,恰是曲艺要表现的有趣生动的内容。 ”当在台格斗村的所有节目表演完毕,雨还没有停,一位准备回家的观众表示,他最想看的演员就是姜昆,还想再看,希望曲艺送欢笑活动再多来几次。送欢笑节目同样受到了蒙牛集团员工们的欢迎,蒙牛集团的杨宏杰说:“平时工作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机会欣赏曲艺,感谢中国曲协组织的这次活动,让老百姓和广大员工欣赏到一场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文艺演出。希望主办方能陆续多组织类似活动,让曲艺进一步深入群众,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大的活力。 ”演出中,演员们的热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演员张伟说:“对于我们年轻演员送欢乐就是锻炼自己、汲取经验的机会,像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缺乏文化生活实际上是缺乏快乐,我们把快乐送给他们,给我们心里增加更多的阳光,我们喜欢这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