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申遗成功里的文化深意

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世界遗产大会传来喜讯:中国湖北神农架项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此前,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也申遗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项目已达50个,稳居世界第二,仅比排名第一的意大利少一个项目。而中国加入公约31年来,入选项目已达50个,这也是中国连续14年成功申遗;中国世遗增速跑赢了全球。(7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自然与文化财富。其以申遗的形式,表明世人对其存续、利用与发展的重视、保护与期许。中国参与申遗虽相对较晚,但在申遗总量与增速上,我们却都稳居世界前列——这并不仅仅只是一堆简单的数字,事实上,中国申遗成功的数据与现象背后,有着更多值得我们读懂的文化深意。

申遗成功,这是中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性的重要展示。中国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度,无论是在地大物博的自然环境上,还是在上下五千年悠久的人文历史天空下,其所具有的丰富多样性,是中华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征。作为当今唯一历史传承中从未断息的古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与自然演变中,像壮丽山河、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等遗产,可以说枚不胜举、难以计数——这其中一颗颗璀璨的自然与人文遗产,更为丰富了世界文化的殿堂。丰富多姿的中华文化遗产,观照着过往的历史,照亮着历史的行程,让我们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走得更稳、更远、更宽广。

申遗成功,这是世界对中国保护遗产的努力与成绩的肯定。随着中国文明进步的不断提升,我们在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特别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及自然与文化兼具的遗产的保护意识、行动与努力,都让全世界有目共睹。这种文明意识,通过申遗这一重要方式,得到全世界的关注、重视与肯定,这会更为激励我们对申遗的保护与发展,让这些属于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的共同遗产,更好地成为人类研究、欣赏、保护与进步的重要一环。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申遗的成功,还要做好更多后续工作,让这些自然或人文遗产,在更好地得以存续、维护的基础,带给我们更多文化精神的洗礼。

申遗成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觉性的良好契机。面对申遗成功的成绩,我们当不必妄自菲薄于过去,中华民族不论在自然的演进与维护上,如今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人文遗产的继承、保护与发展上,我们更应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申遗为契机,更加深入人心中,使得大家在文化自信的旗帜下,让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更加随风飞扬、勇往直前。

申遗成功,既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也是一种希望与期许。申遗成功,这并不是终点,它更应是新的起点。当我们以申遗为契机,既能更好地借此宣传中华文化的魅力,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其内涵,更能吸引世界热爱文化的人们,形成“中华文化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容、内涵与精神特质;同时,我们也不能躺身于现有申遗成绩上睡大觉,或只着眼于物质收益性的开发利用;相反,我们更应在传承这些文化遗产时,让其精神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有机结合、互融互通,形成当代中国发展新的活力之源,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中国经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