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 古时候居然有四个“儿童节”?

在我国古代没有“六一”节的时候,古代的孩子是不是不过节呢?其实不然,虽然古代没有“六一”节,但那时的孩子们每年至少可以享受4个“儿童节”!
 
第一个“儿童节”在春天,三月初三上巳节
春天的儿童节,是早已被人们淡忘了的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上巳节在我国历史悠久,据《论语》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见在当时,上巳节是极受人们欢迎的,其主题是游春。而在庆祝节日的人群中,最开心的莫过于“童子”们了!他们踏青、玩水、野炊、捕蝴蝶、放风筝……把这个节日过得欢快,不亦乐乎。
 
第二个“儿童节”是夏天,五月初五端午节
夏天,是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矢中节和天长节。自汉朝以来,大多将节日定在农历五月初五,直到今日没有变动,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蒿……当然,最活跃的、最开心的还是孩子们,他们胸前挂着一大串香甜的糯米粽子,后背背个用红布制成形似鸡心,内装茶叶、米、雄黄、艾香等物的小袋子,胳膊上系着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结或丝络的“长命缕”,一群一伙地聚在河边斗草戏、放纸船,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河中心大人们赛着的龙舟。
 
第三个“儿童节”在秋天,八月十五中秋节
就是月如玉盘、秋高气爽的中秋节。李白诗云:“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都曾把月亮当作盘子,何况那些只知道数星星、看月亮的顽童? 中秋佳节,大人们走亲访友、祭天拜月,忙得焦头烂额,但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是极享受的节日:有月饼吃、有兔儿爷玩,还有的“童子”趁着明月在房前屋后躲猫猫,着实幸福得很。
 
第四个“儿童节”自然是春节了,正月初一春节
冬季的儿童节,自然便是举国欢庆、欢天喜地的春节了。虽然这个节日不论天南地北,也不论男女老少,全都开心快活得很,但最快乐的仍然还是孩子们。吃糖果、放爆竹、点焰火、逛戏场、看龙灯……要是能有个手巧的长辈做一盏满堂红的小红灯笼提着,那便成了孩子堆里的焦点人物,整个春节便可以享受同伴们艳羡的目光了。
 
当然,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也不管有没有专门设立的儿童节,只要孩子们能够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那么天天都是儿童节!
 
小知识分享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的节日,作为儿童节的主角——孩子,在古代又是怎么称呼的呢?今天斯文君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么称呼儿童的,儿童在古代有哪些叫法呢?
 
古人喜欢拿孩子头发来说事,通过发型、发式,来区别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
 
“鬌”指一个人出生后第一次剪发,也是婴儿期发型。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挑个好日子为孩子剪发:男孩子留囱角,女孩留顶发;或者男孩留左边,女孩留右边。古代孩子常留下垂至眉的短头发,这叫“髦”,因此儿童有了“童髦”的代称。
 
“髫”也是古代儿童发式,头发下垂,故有“髫”字的词汇均指儿童,如“垂髫”“髫发”“髫龄”“髫年”等。《三国志·魏收·毛玠传》便有“臣垂髫执简,累勤取官”的说法,这是毛玠陈情自述,说自己年少时已负责文册简牍工作,多年的勤勉才取得官位。
 
“丱”孩子稍长,家长最喜欢给孩子留的发式叫“丱”(guàn),头发束成两角,这是先秦已流行的儿童发式。自然凡含“丱”的词汇,基本都指小孩,如“丱童”“丱岁”“丱角”“童丱”。
 
小孩七八岁时开始换牙,称为“龀”或“龆”,《说文解字》释称:“龀,毁齿也。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古人就此称孩子七八年为“龀毁”“童龀”“龀年”“龆年”“龆龀”等。
 
还有引用文献经典,表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如称13岁为“舞勺”,源于《礼记·内则》里“十有三年,学乐、诵诗和舞勺”一语;称15岁为“成童”或“舞象之年”,则因《礼记·内则》里有“成童,舞象,学射御”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