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有啥好紧张的?古人的高考才是太太太太太难了

 

 

又到一年高考季。
 
十年寒窗苦读只求这一刻,热血拼搏两日只为这一次。
 
今年又有1078万童鞋走进高考考场,完成生命中第一次改变命运的考核。
 
对于高考,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但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考试永远很艰难。
 
相比现在的高考,古代的“高考”不仅是对知识的考核,而且还加入了很多外在因素。
 

 

 

 
古时候的“高考”,其实就是科举考试。其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源于汉朝,创始于隋唐,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朝代更迭。
 
掐指一算,古代科举制度存在延绵了1300年!

 

 

难于上青天的古代“高考”

 

 

千万不要被电视剧、小说误解,古代的“进京赶考”不是谁都可以去“赶考”的,首先你得过了童生试和乡试,得到了参加会试的资格后,才有资格进京赶考。
 
光是这两场考试,就足以挡下全天下诸多资质平平的读书人。
 
因为考上了童生试就可以称为秀才,清康熙年间的童生试录取率仅5%,很多读书人一把年级了都未中秀才。通过乡试的举人更是难得!
 
只有通过了前两场考试的举人,才能进京赶考参加会试。
 

 
相比古代的考生,童鞋们你们已经很幸福了。你们的考场一般都在家附近,有些学校还会给考生配校车接送。
 
而古代的会试场所设在京城礼部贡院,京城的考生还好,外地考生赶考非常辛苦,需要提前出发。
 
因为山高路远,旅途险恶,在赶考路上花费两三个月都算正常的。
 

 
除此之外,科举考试的内容也不仅仅是“写一篇800字作文”那么简单。
 
就拿科举考试办得最“红火”的明清时期举例,那时候考八股文,格式如下:
『一』全文要分成八个部分写。
 
『二』每一个观点都要遵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去拟。
 
『三』文章后四个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须有两段对偶排比句…… 
而且对文章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连老舍都吐槽“考而不死为神”,可见古代的科举考试难度段位有多高呀。

 

 

古代名人们的“高考”

 

 

参加科举考试,满腹经纶固然重要,但一颗稳健着实的心才是必胜的关键。
 
大文人苏轼当年的“高考”题目是《行赏忠厚之至论》,一拿到题目马上审题,题目出自于《尚书》,是儒家思想的典型,即“赏罚要厚道”。
 

 
再想到这次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的最反对华丽不实的文风,喜欢浅显明了,用平实文字表达深远的思想。
 
苏轼当场就把主题和文风定下来了,用具体事例来论述,干净利落地完成了文章。主考欧阳修阅卷一看是个“他日文章独步天下”的人才,苏轼最后荣登进士榜。
 
说完了认真赴考的,也有靠“行卷”登第的。
 
28岁的白居易进京赶考,虽带着一肚子的学问,却奈何默默无闻。
 
唐代的科举制度有一种独特的社会风气——行卷,考生需要找达官显贵来推荐自己,才能实现自己金榜题名的梦想。
 

 
一到长安,白居易就决定向诗坛前辈顾况行卷。
 
顾况一见到白居易的名字便用轻视嘲笑的口吻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说长安人才济济,进士科的名额又少,你有何本事争取到呢?
 
但是,当顾况打开行卷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后,不禁拍案叫好。
 
顾况看来,白居易的文才高中进士是轻而易举的。在顾况的力推下,白居易成为了这次最年轻的进士。
 
在科举考试中,也有人是靠运气取胜的。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一路过关斩将到达了殿试。当时的阅卷官给他拟定的是第二名,第一名是广州人朱汝珍。
 
但后来慈禧太后把他们俩的名次颠倒过来,原因是慈禧太后看到朱汝珍的“珍”字就想到了珍妃,再看到广州的籍贯,便想起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顿时气不打一处出,把朱汝珍的试卷扔到一边。
 

 
再看到刘春霖的试卷时,春霖春霖,春雨降临,这一年是大旱,急需降雨,这让老佛爷心花怒放。
 
加上刘春霖的籍贯在肃宁县,“肃宁”代表肃静安宁的太平之象,这对当时已经烽火四起、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来说,自然是“吉祥”之兆。
 
因此,刘春霖幸运得做上了末代状元。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从古自今,改变命运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读书高考依旧是我们的头号选择。
 

 
曾听到有人感叹:“那时我们都认为高考是天,出来工作了才发现,高考其实是人生中最公平最简单的考验。”
 
相比一时耀眼的成绩,更值得你一生去追逐的,是对知识应不放弃的精神。
 
人生处处是考场,奋斗和坚守才是日常。
 

 
所以,考好了我们就好好庆祝一下,毕竟我们人生的第一站成功上岸;没考好也千万不要气馁,我们抓紧时间好好看书,争取往后的人生大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