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孩子做家务,对孩子的影响竟然这么大

 

劳动是孩子成长的“促进剂”,孩子应该在劳动中长大,而非长大了才劳动。劳动能力要从小开始练就,劳动技能更是从小就要开始培养。

我们应如何抓住日常生活的教育契机,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呢?一起来看看吧!

 

01.肯定孩子的劳动成果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积极参与到劳动中,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如:

洗碗时,不小心把碗摔破了;

想帮忙扫地,反而弄得满地垃圾……

 

孩子有参与家务的欲望,这没错,但由于他们自身能力发展不足,有时会给父母帮倒忙。

 

 

因此,当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时,家长切忌拿成人的标准衡量孩子的劳动成果,应多给予正面、全面的评价。

及时给他一个拥抱,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称赞的话语。

 

比如:

“这次做家务比上次坚持的时间长。”

“同样一件家务,这次做得比上次更有条理。”

“在这次做家务时,没有像上次一样哭闹。”

 

02.把家务任务具体化
 

 

家长要鼓励孩子勤动手、多动脑,帮助孩子掌握劳动技能的方法。

而且,培养孩子做家务,家长如何发出指令很重要。

例如,在和孩子一起准备午餐时,家长随口一个模糊的指令,如“把青菜洗了”或“把餐桌收拾好”,会让孩子困惑。

 

 

此时,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

(备菜时)拣菜、洗菜——(菜做好后)端菜、摆放碗筷——(餐后)帮忙收拾碗筷、处理厨余。

这样清晰而具体的指令能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家务的各个步骤,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03.家长以身作则
 

 

模仿学习是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养成勤于劳动的好习惯,并引导孩子在大人劳动时,跟随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时,这些家务会被赋予更深刻的意义。

 

 

例如,和妈妈一起整理房间,和爸爸一起逛超市等。这些活动会给孩子提供与亲人相处的宝贵机会,让他和父母的关系更紧密,亲子关系也更融洽。

 

0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杭州,某中学举办了叠衣服、穿鞋带这两项比赛。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项目,却难倒了一大半学生。

挑战穿鞋带的孩子,有的拿着鞋带皱眉不展;

有的穿到了一半就不知所措;

有的好不容易穿完,却已经满头大汗了。

 

 

而叠衣服的孩子呢?

似乎也没有想象的顺利。

“我是回想着妈妈怎样叠的,没有想到叠出来却一团糟。”

看这地上乱糟糟的衣服,孩子不好意思地说。

 

 

不会穿鞋带、不会叠衣服,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却不禁让人担心: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难道所有的家务后都要请阿姨做吗?

想吃个饭都要点外卖吗?

他们有能力整理好自己的人生吗?

 

孩子只有先学会了如何生存,才有资格在今后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最近山东的一名大男孩忽然心血来潮想下厨做饭。

因为是第一次下厨,缺乏经验的他手忙脚乱,一不小心菜锅起火了,家里顿时浓烟四起。惊慌失措中他随手拿起一支料酒就往火里倒,火势更加严重了。

幸好当时有快递员在场,快递小哥二话不说拿起锅盖就把火灭了。

在接受采访时,这个大男孩还一脸无畏地说:“我真的不知道着火了要用盖子去灭,我就是和厨房八字不合。”

 

不少网友看了后忍不住吐槽:

“着火了用料酒灭?厉害了。”

“你差点把自己杀死了。”

“这点自理能力都没有,真可怕。”

 

看到这个新闻时,小编觉得有点可悲:堂堂一个七尺男儿竟然连这点常识和技能都没有,如何照顾自己?如何照顾他人?

 

 

想起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
8岁时他不会系鞋带,20岁时他的确学会了。
可是20岁明明应该是可以打工赚钱养活自己,他却只学会了系鞋带。
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无论学习成绩多么好,工作多么的优秀,也只能是“生活中的矮子”,而无法成为人生中的强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家长无论多么爱孩子,都无法陪着孩子走完他的全部人生。

人生的漫漫长路,终究还是要靠自己才能走完的。没有什么能力是不用学习水到渠成的,也没有什么技能是天生就有的。

教育从来都不是只局限在课堂学习,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锻炼机会能带给孩子更多。看似无意义的家务劳动可以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快乐的能力,这将是他们一生的财富。

 

END

 

 

相关新闻